体育明星

  • Home
  • 必一运动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西藏定日县震后安置进展扫描

必一运动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西藏定日县震后安置进展扫描

必一运动  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灾区位于高原高寒地区,正值冬季,住得温暖至关重要。   “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是党中央对西藏定日抗震救灾工作的明确要求。现在抗震救灾工作处在关键阶段,各方正千方百计、用心用情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 1月11日下午,在震中区域的措果乡,塘仁村分散安置点内的临时发电机被卸下。至此,震中区域安置点全部实现市电接通,为新建活动板房接电、取暖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现场,国网西藏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阶段,我们将把精力投入到新建活动板房接电,争取做到建成一间板房、完成一间供电,让群众早日入住,温暖过冬。”   ■ 目前,震区救援搜救工作已转为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共设置224个安置点,4.75万名受灾群众已完成初步安置。   吃上热饭,喝上热茶,住进板房,用上取暖设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感受到寒冬里的温暖。   10日16时许,在受灾最严重的村庄之一古荣村,首批20户共107名受灾群众从临时安置帐篷搬入板房。这些板房什么样?群众住得暖不暖?生活方不方便?11日,新华社记者走进群众板房内进行了实地探访。   一进板房,记者就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温暖。为了让群众住得暖,板房里配备了火炉,还有热热的电暖器。据介绍,全部通电后,房间内温度可达到20摄氏度。   据了解,每间板房有18平方米,可容纳4到5人,板房设有折叠床、桌子、炉子等设施。此外,板房自带防盗门和防盗塑钢窗,两窗相对、通风明亮,密封保温;内置多种型号的插座和照明灯,接通外部电力后即可入住。安置点内还设计了住宿洗漱、就医学习等功能区。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首批活动板房整体结构设计多采用折叠式,最快时8分钟就能搭建好一间活动板房。   11日,西藏定日县长所乡古荣村板房安置点接通宽带、IPTV网络电视。孩子们围坐在电视机前,说想要观看电影《战狼》。这是此次西藏定日县6.8级地震灾区第一个接通有线千兆宽带和IPTV网络电视、实现Wi-Fi覆盖的活动板房。   ■ 群众就医、心理疏导关乎灾区群众在应急状态下的生活质量。   在海拔4400多米的长所乡森嘎村安置点,早上的气温已低至零下18摄氏度。一支由武警西藏总队医院的党员组成的专业医疗队,一早就开始了一天的巡诊工作。   及时发现、处理群众是否有脑震荡等因地震时受伤引发的问题,向群众宣传预防在帐内点油酥灯引发一氧化碳中毒等知识……医生们尊重当地老百姓习俗、倾听伤病者心声、回应伤病员诉求,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   记者观察到,医生们触诊前,还会把手搓热。这一小小的细节,让人倍感温暖。     据介绍,现在许多村里的安置点都有包村医生,可以及时诊治灾区群众的常见疾病。“灾后防大疫。当前是冬季,要防范上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国家卫健委派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说,“目前安置点上药品充足,因灾受伤的群众都得到了妥善的救治。”   此外,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应急心理救援队在措昂村等数个村庄建立了服务点,通过足球、绘画、舞蹈等形式,为震区孩子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在内的多项服务。   一处处欢声笑语,冲淡了灾难带来的痛苦,给人带来温暖的力量和希望。   1月11日,在定日县曲洛乡措昂村,孩子们在临时安置帐篷间的空地上踢足球。(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1月11日,在定日县曲洛乡措昂村临时安置帐篷间的空地上,孩子们在画画。(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行走在灾区,时常能遇见类似暖心的场景。定日县县长扎西顿珠说,“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我们想深一层,多做一些,灾区群众的安置生活就能更舒适一些,心里就更安定一些。”   综合新华社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发表评论